2015-06-12 14:15
来源:
福建企业文化网
原标题: 中建商品混凝土-企业文化为科学发展的“宝”
作 者: admin
以"激活休克鱼"为切入点的文化建设发展企业记载于世界最著名的哈佛大学NBA案例库里的海尔集团,近二十年没兼并一个亏损企业,带去的不是输血式的大量资金注入,也不是大队人马进驻,只有核心价值观及经营理念。待其走上正轨后,随即将海尔文化与之有效对接,使"海尔集团 真诚到永远、为您着想"-永把消费者需求作为第一奋斗目标的企业文化精神融合到全员的头脑意念之中,指导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
无独有偶。几年前荣事达推出的"行业自律宣言",也向人们表达了一种"和商文化"的精神,引起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当前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感到行业竞争必须是有序状态下的竞争,而和商精神恰是顺应了这种意愿呼声。按照这种文化理念,荣事达在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潜心乡村市场开发,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背景下仍然保持了产品的畅销。
企业尤其是较大规模的企业极其需要文化,因为它是公司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基业长青成长为百年企业的法宝。中建总公司"拓展幸福空间"、"正式工、农合工,都是主人翁"和保洁公司"让我们做得更好"、江苏华电的"实力、活力、魅力"以及中建商砼的"坚毅 恒久 凝聚 可塑",决非一句简单的广告语或口号,它同样集中地传达辐射出企业不懈进取、追求完美的精神与品位,体现出全员、全力、全面创新的价值观,让广大员工每每感到使命感、紧迫感、荣誉感与责任感。可以说,名牌的产生,并不只是建立于产品质量的超越,更要看它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把产品的品牌做大、做新、做实,为自己的品牌镀上了多少真金。今天,我们评价中国建筑、海尔、中石化、华为、联想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卓越绩效,毫不犹豫地用品牌估价的升值来进行衡量,这说明企业的无形资产正越来越被关注与看重。
二十多年前就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市场整体上以买方市场为主,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做出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论断后,同业间的竞争将更是转向品牌和超前意识的竞争,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做"百年长青公司",就必须在技术、绿色、管理的创新领先和文化品牌上做足做好这篇大文章。因为现在人们购物与交易早已不再只着眼于实用需求,同样也更多地包含着追求文化品味、境界、风格流派以及体现消费者社会层次等精神内涵为满足的心理需求。企业文化无疑就是提升这种需求和支撑科学发展须臾不可缺少的宝贵利器和管总管长远的、强劲"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