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作 者: 砼友服务平台
水泥水化过程是混凝土路面中的主要温度因素,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发出一定的热量。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断面较厚,水泥发出的热量聚集在结构物内部不易散失。通过实测,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在水利工程中一般为15℃-25℃,而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为20℃-30℃,甚至更高。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主要是水化热值)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时间)按指数关系增长,一般在10d-12d接近于最终绝热温升(视气温变化而异)。但由于结构物有一个自然散热条件,实际上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3d-5d。 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阶段,外界气温的变化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愈高;而如果外界温度下降,又增加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梯度,这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极为不利的。 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水化热的绝热温度、浇注温度和结构物的散热温降等各种温度的叠加,而温度应力则是由温差所引起的温度变形造成的;温差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同时,在高温条件下,水泥混凝土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0℃-65℃,并且有较大的延续时间(与结构尺寸和浇筑的块体厚度有关)。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过大温度应力,就显得更为重要。